【Si-Bi復合孕育劑-I】應用指南
●Si-Bi復合孕育的意義
在我國機械工業的鑄造行業中,真正進入球墨鑄鐵的生產過程,還要追溯到二十世紀50年代初。那時采用的球化工藝方法大體經過了純鎂鈡罩壓人法、稀土鎂合金陀螺壓人法、破碎稀土鎂合金沖入法、以致目前推廣應用的喂絲法這四個階段。這幾種工藝方法所生產的球墨鑄鐵從球化角度、操作簡便上來講雖然都有不同程度提升。但由于當時缺乏現在的孕育理念,所生產的鑄件的基體組織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滲碳體,鑄件不能直接進行加工應用,通常都要經過熱處理工藝來改變所需的機械性能。今天看來,當時行業人士所忽視的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孕育處理”。直到二十世紀80代年才逐步認識到“孕育處理”的重要性。到目前,無論高強度球墨鑄鐵還是低強度球墨鑄鐵都能擺脫采用熱處理方式來達到所需的機械性能,低強度球墨鑄鐵的生產尤其如此,即“鑄態鐵素體球鐵”。目前,生產低強度高韌性鑄態球墨鑄鐵盛行的孕育劑就是“Si-Bi復合孕育劑”。
●產品功能:
“Si-Bi復合孕育劑-I”適用于QT450-10;QT400-15;QT400-18球墨鑄鐵的孕育,該產品石墨化能力強,能夠消除鑄件基體組織中的自由滲碳體,減少或分解磷共晶并有抑 制鑄件的反白口作用,孕育后鑄件的斷面敏感性小。該產品球鐵鑄件孕育后,可改善石墨形態,提高球化率和球化級別,能夠顯著增加鑄件基體組織中的鐵素體含量。在正確使用原輔材料和工藝方法的前提下,可使鑄件中的鐵素體含量穩定地達到80-95%,延伸率可達到10-20%,甚至更高。從而取消了對球鐵鑄件的熱處理退火工藝,在鑄態下使鑄件達到所需的綜合機械性能。該產品也適用對薄壁且易產生白口現象的灰口鑄件進行孕育,孕育后,具有強烈分解或消除自由滲碳體的功能,使鑄件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使用方法:
1)該產品粒度為0.3-1.0毫米,作為球化后鐵水的瞬時孕育效果好,孕育方式可采用“倒包孕育”或“隨流孕育”。
2)產品采用塑料袋真空包裝,分別有40克/袋;100克/袋;1000克/袋,也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定量包裝。
3)在澆注溫度較高(>1400℃)時,適宜于“倒包孕育”加入量為:0.20-0.25%;在澆注溫度較低(≤1400℃)時,適宜于“隨流孕育”,加入量為:0.2%為宜。
4)該產品孕育后應及時澆注,由于鉍熔點低易分解,時間過長會影響孕育效果。
5)澆注后的鑄件在型腔內盡可能延長保溫時間,尤其薄壁、小型鑄件更應如此,中大鑄件通常不低于2小時。
上一條:鐵素體孕育劑 | 下一條:金屬液凈化劑 |